中秋、國慶兩節(jié)臨近,打著“特供”“定制”旗號的高檔煙酒再次升溫。在安徽,煙酒店里一款茅臺酒標有某國家機關專用字樣。五糧液負責定制業(yè)務的工作人員則表示,與國企合作較多。
“特供”就像明星同款,是品質和高檔的象征,但經常伴隨著腐敗和尋租。特供煙酒卷土重來,不可掉以輕心。一來,特供煙酒多用來接待宴飲活動;二來,特供對象往往沾著“國”字邊,儼然成了特權的表征和利益交換的媒介。也因此,國家有關部門兩年前分別對政府機關事業(yè)單位和相關企業(yè)作出要求,嚴禁“特供”。對此次以國企為主角,拿“定制”等名號打“擦邊球”的行為,相關部門絕不能聽之任之。
禁令嚴不嚴,不僅在喊得響不響,更要看違禁者的下場。對于違禁的單位和企業(yè),相關監(jiān)管部門必須及時查處。對于未列入禁令的國企,也應提早預防,納入監(jiān)管,防止特權煙酒、奢靡之風繼續(xù)下去。
新聞熱點